
AI造富,以创纪录的速度
本文主要介绍了(标题内容),详细阐述了相关背景和特点,通过简洁明了的描述,概括了文章的主旨,突出了重要信息,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,文章还提到了相关的观点和细节,以提供全面的信息。
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创造财富,催生出一批全新的亿万富翁。
据CB Insights数据,目前全球共有498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AI“独角兽”公司,总价值达2.7万亿美元,其中有100家成立于2023年及以后,估值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已超过1300家。
这场财富盛宴的核心,是AI初创公司惊人的融资能力与不断飙升的估值。Anthropic正在洽谈以1700亿美元估值融资50亿美元,较3月份估值增长近两倍。离开OpenAI的前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创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在7月完成2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,创下史上最大种子轮纪录。
这一轮财富创造不仅局限于初创企业,包括英伟达、Meta和微软在内的上市科技巨头股价飙升,以及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公司的蓬勃发展,共同构成了此次AI财富大爆炸的全景。
麻省理工学院首席研究员Andrew McAfee表示:
“回顾过去100年的数据,我们从未见过如此规模和速度的财富创造,这是史无前例的。”
新晋亿万富翁群体快速涌现
今年的重磅融资轮次正在批量制造新的亿万富翁。据彭博3月时的估计,四家最大的私人AI公司已创造出至少15名亿万富翁,总净资产达380亿美元。此后又有十多家独角兽公司诞生。
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,Anthropic AI的CEO Dario Amodei及其六位联合创始人,现在很可能都是数十亿美元身家的富豪。此外,Anysphere在6月融资时估值99亿美元,几周后据报道获得180亿至200亿美元的估值报价,这很可能让其25岁的创始人兼CEO Michael Truell成为亿万富翁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大部分AI财富仍以“纸上富贵”的形式存在于未上市的公司中,这使得创始人和股权持有者难以立即套现。
与1990年代末大量公司涌向IPO的互联网泡沫时期不同,如今的AI初创企业能够在风险投资、主权财富基金、家族办公室和其他科技投资者的持续注资下,保持更长时间的私有状态。
尽管IPO渠道收窄,但AI新贵们并非没有将纸面财富转化为流动性的途径。二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出售股权的机会,结构化的二次出售或要约收购正变得越来越普遍。
OpenAI正在进行的二次售股谈判就是一个典型例子,旨在为员工提供现金。此外,许多创始人也可以通过股权质押进行借款。
并购是另一个重要的流动性事件。据CB Insights统计,自2023年以来,AI领域已发生73起流动性事件,包括并购、IPO、反向并购或企业多数股权收购。
例如,在Meta向Scale AI投资143亿美元后,其创始人Alexandr Wang加入了Meta的AI团队。而Scale AI的联合创始人Lucy Guo在2018年离开公司后,也凭借其股权财富,斥资约3000万美元在洛杉矶好莱坞山购置了一处豪宅。
财富创造高度集中于湾区
这轮AI热潮在地理分布上高度集中于旧金山湾区,让人联想起互联网时代的硅谷。
根据硅谷区域研究所的数据,去年硅谷公司获得了超过35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。另据New World Wealth和Henley & Partners的报告,旧金山如今的亿万富翁数量已达82人,超过了纽约的66人。过去十年,湾区的百万富翁人口翻了一番,而纽约的增幅为45%。
财富的涌入直接提振了当地经济。据苏富比国际地产数据,去年旧金山售价超过2000万美元的房屋数量创历史新高。这座几年前还面临"厄运循环"的城市,现在因AI驱动的需求出现了房租、房价和需求的大幅上涨。
McAfee表示:
“这波AI浪潮在地理上如此集中令人震惊。那些知道如何创立、资助和发展科技公司的人都在那里。25年来我一直听到有人说‘这是硅谷的末日’或某个地方是‘新硅谷’,但硅谷仍然是硅谷。”
财富管理行业面临新机遇与挑战
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未来可能的IPO,今天这些私营AI公司创造的巨额财富终将变得更具流动性,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历史性的机遇。
据科技顾问向媒体透露,所有主流的私人银行、大型券商和精品投行都在积极接触AI精英,希望赢得他们的业务。
然而,服务这批新贵并非易事。Pathstone的执行董事总经理Simon Krinsky指出,大部分AI财富仍被锁定在非流动性的私人公司股权中。他认为,与过去在Meta或谷歌等大型上市公司工作的员工相比,新AI富豪财富的非流动性比例要高得多。
Krinsky预计,AI富豪们将遵循1990年代互联网新贵的类似行为模式:最初利用过剩流动性投资于通过人脉了解的类似科技公司,在经历高度波动和投机行业的集中风险后,最终转向专业财富管理服务寻求多元化和专业保护。